以下文章来源于央视网 ,作者杨瑞
央视网.
央视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,是拥有全牌照业务资质的大型互联网文化企业,以新闻为龙头,以视频为重点,以用户为中心,助力总台构建“多屏覆盖、无处不在”的用户入口。
酒店太贵了,是这个暑假出游的群众切身的感受。
“搬3天砖,付不起酒店一晚房费”“北京酒店最近为何涨价凶猛”“月薪2万住不起汉庭如家”......最近,关于酒店涨价的讨论,正愈演愈烈。
有旅客在社交媒体分享住宿经历,今年2月,他在北京的一家中端连锁酒店,两晚共花费734元。到了3月份,同一酒店同一房型,价格已经涨至756元,“涨幅超过100%”。7月26日,该酒店要价已经达到了1099元/晚。
这并非个例。以暑期大热的旅游目的地——北京为例,如家、汉庭、速8等经济型酒店价格普遍上涨,基本都在400-700元/晚,地段较好的要500元/晚以上,汉庭酒店(北京天安门广场店)8月中旬的价格高达893元/晚。
从酒店集团的财报中也能看出,酒店的确变得越来越贵。
坐拥汉庭、桔子、全季等品牌的连锁酒店“大佬”——华住集团,今年第一季度的RevPAR(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)是2019年同期的118%;第二季度是2019年同期的121%。
作为酒店最重要的经营指标之一,RevPAR由平均房价和入住率相乘而来,体现的是酒店整体及单个房间的收入潜力。“121%”“118%”两个数据意味着,其要价能力,已经明显超过了2019年。
游客不停,高价不止,大家都在吐槽酒店们“三年不开张,开张吃三年”。这些酒店如此“不顾吃相”的提价,底气何在?说到底,还是因为供需失衡。
一方面,今年大家纷纷报复性出游,加上商旅出差复苏,酒店需求更旺盛了。尤其是暑假,亲子游、研学、毕业旅游、演唱会、漫展......旅游出行达到高峰。
美团数据显示,7月第一周,机票、火车票、景点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00%,去哪儿网数据显示,2023年暑期机票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七成,其中亲子相关景区预订量更是超过2019年同期7倍。
另一方面,和旺盛需求对比的,则是供给严重不足。
首先,相比于疫情前,现在酒店可提供的房间数量更少。据中国饭店协会历年发布的《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》,2022 年初中国大陆地区客房总数 1346.9 万间,对比 2020 年初,两年时间减少了 415 万间客房,房间供应消失了近四分之一。
更重要的是,由于经济型酒店利润相对微薄,近年来,各大连锁酒店集团都将目光对准盈利空间更大的中高端酒店,导致经济型酒店的占比下降。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一轮涨价潮中,经济型酒店的房价涨幅尤其突出。
2022年,华住、首旅集团分别关停了142家、298家经济型门店,同时分别新增了363家、133家中高端门店。2020年至2022年,中高档及豪华酒店客房虽然减少了 31.1 万间,但其 2022 年占酒店整体客房的比重反而较 2020 年提高了 6.2%;而经济型酒店客房两年减少了355.9万间。
今年,国内大型连锁酒店集团的战略依然是走向中高端化。比如,华住预计今年关闭600家经济型酒店,并新开出1400家中高端酒店。
与此同时,民宿、客栈等经济酒店替代品良莠不齐,消费者的信任度不足。譬如,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多地民宿毁约潮令不少旅客对这类旅店望而却步。
因此,当供给严重不足撞上出差旅游的强劲需求,酒店价格上涨也就在预料之中了。
只是,对普通消费者来说,住着跟从前一样的酒店,现在却要多花不少钱,难免心理失衡,“花着四星级的价格但却住着快捷水平的酒店。”
对酒店行业来说,这种供需不平衡造成的现实不过是“市场规律的结果”。但对消费者而言,一分钱一分货,价格上去了,服务和品质却原地踏步,这吃相着实有点难看。
贵不贵、值不值,消费者心中自有一杆秤,大家终究会用脚投票。
因此,酒店行业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一些,兼顾好短期利益与长期效益,尽量避免价格过大波动,努力以良好的对客服务,提高酒店品牌美誉度,增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。
推荐阅读
(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)
来源:本文转载自央视网(公众号:cctvcomweixin),原创声明:本文为央视网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制图:韩颖
原标题:《“月薪2万住不起汉庭如家”,冲上热搜!不少人吐槽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