垃圾分类“正当时”
笔者了解到,其实早在2016年,渝北区便在青麓雅园等小区试点探索生活垃圾分类。通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努力,渝北区率先建立了“低成本、高质效”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,并自主开发建成垃圾分类智慧收运管理系统,用智慧元素提高分类质效,在小规模试点阶段居民参与率达到90%以上。
“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人居环境、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。”渝北区城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唐贤源介绍,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启动后,渝北区迅速成立了以区委、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,组建了渝北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,并率先成立镇街层面的垃圾分类办公室。
据介绍,根据市里工作部署,结合渝北区工作实际,渝北区生活垃圾分类按区级统筹、镇街主体、城乡同步、分类开展的原则有序推进。截至目前,全区建成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分拣场1个、大件垃圾粉碎处理场3个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分拣基地4个;配备分类收运车辆379台,分类收集设备1000余套,分类收集桶14320余套;配置分拣员4900余名、指导员2333名、督导员1107名、志愿者2137名。
示范建设“进行时”
实行垃圾分类,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,关系节约使用资源,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。
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过程中,渝北区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动渝北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,加快建立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,不断提升垃圾分类管理的科学化、智能化、精细化水平。
笔者获悉,2019年,渝北区初步实现了4个城区街道和12个场镇驻地,76个行政村、295个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(即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,分类类别,分类投放、收集、运输、处理系统全覆盖),全区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8%以上的年度目标,月均减量并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约5000吨、果蔬垃圾600余吨。
今年3月,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提出,按照“主城区2020年、全市2022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”的目标任务,加快扩大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,特别是主城城区范围今年10月底前要实现全覆盖。
“市里有新部署,加之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有望在渝北区召开。我们更应该加快步伐,及早实现全覆盖。”唐贤源表示,为此,渝北区将2021年实施的宝圣湖、两路、双龙湖3个街道示范片区建设提前到2020年实施,在2020年9月底前实现城区9个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。
楼层撤捅“倒计时”
“让更多人行动起来,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。”
据介绍,2020年6、7月,是渝北区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宣传攻坚月。为此,渝北区广泛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医院、进窗口单位、进军营,进村组、进家庭、进企业等“八进”宣传活动,全方位普及垃圾分类知识,让“新时尚”成为“好习惯”。
“市里通知要求,加快推行居民小区楼层撤桶、定时定点投放。”渝北区城管局市容环卫科科长石冬梅告诉笔者,今年以来,渝北区在继续推进精准分类基础上,充分发挥“政府+物业+环卫企业”管理模式效用,引导居民就近定点投放分类垃圾。
楼层撤捅对于推进垃圾分类的成效十分明显,也是垃圾分类成败的关键。笔者了解到,今年8月中旬,渝北区政府将发布全区撤桶的通告,这将为推动楼层撤桶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政策支撑。
“也就是说,楼层撤捅进入了‘倒计时’。”石冬梅介绍,就楼层撤捅工作,渝北区将以“四步走”的方式加以推进:一是宣传引导“铺天盖地”。各街道利用巨幅广告、温馨提示等积极宣传“楼层撤桶”的优点与“楼层设桶”的危害,让楼层撤桶“家喻户晓”。二是征求意见“倾听心声”。通过开展现场答疑、邻里座谈等多种方式,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。三是措施策略“一小区一策”。针对新建楼盘、小高层、超高层等不同类型的居民小区,采取不同的推进策略。四是于细微处“润物细无声”。比如,对老人和腿脚不便的残疾人家庭,由志愿者对口长期开展“上门服务”等。
“坚决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、持久战,为推动渝北绿色发展贡献力量。”唐贤源表示,接下来,将按照区委、区政府部署要求,切实增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,加强指导力度,增添工作举措,强化典型示范,广泛宣传教育,切实提高渝北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,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成效,共同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的行为习惯和文明风尚。